1.多和孩子交流
有不少的家长由于工作忙,忽视了孩子,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。还有的家长认为:家长的观点,孩子必须无条件接受。这样,时间长了,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长就疏远了。所以家长必须与孩子沟通,使孩子理解父母的爱,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指导。可以用适当的语言道出自己的内心感受,让对方理解,进而化解矛盾,绝不可以斤斤计较,耿耿于怀,要有容人的量度。
2.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
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,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。但作为父母,我们往往把自己的“面子”看得很重,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,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。当然,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,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,用他们的眼睛去看,用他们的耳朵去听,用他们的头脑去想。
3.学习平行交谈
父母要学会用“平行交谈”的方式跟孩子谈话,比如可以一起做些普通活动,一面交谈,然后把重点放在活动上。这样的谈话方式会让双方都感到轻松自在,从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什么话都交谈。父母应该选择只做孩子的顾问,而不是经纪人。我们可以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整个件事,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。
4.不要去打小孩。
小孩子是很天真的,他们开心,生气来得快也去得快。作为家长,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,要善于使用语言技巧,不要生硬。要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,记得说一下“请”,如“请帮我扫地,可以吗?”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尊重感,一般是不会拒绝的。当然,不要随便去打你的小孩。至于打小孩子有什么坏处了,作为家长的心里面清楚。就算真要打,也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可以了。
做到这一切,对于以往不是以这种方式与人沟通交流的成年人,的确有一定困难,需要一个练习和改变的过程。然而,坚持下去,我们会发现,这不再只是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,更是融入我们骨子里的一种行为准则,是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