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多接触社会,经风雨见世面
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,担心这担心那。孩子看到生人就哭、就躲,长大后易敏感、退缩。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,缺乏团结精神,因而也很少有朋友,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,而影响才能的发挥。所以,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,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,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,这一过程又叫脱敏。不给孩子机会,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。
2.培养孩子自我价值
首先,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。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。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。另外,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。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,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,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,那会让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。
3. 激励加引导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不愉快的经历,应该尝试并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,这样孩子的性格会比较坚强勇敢,孩子的心理素质也会比较好,也会有自信心。
4.引导孩子积极应对挫折
孩子年幼时,遇到挫折和困难都是正常的,但是为了避免孩子深陷挫折中无法自拔,父母应该及时做好开导工作。比如孩子初次做错一件事,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原因,并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挫折,以此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,家长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之外,还要起到“言传身教”的作用,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呵护好自己的孩子不是随意满足好孩子的各种要求,而是要做到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引导好他们的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