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~1岁为宝宝语言的预备期,是简单发音和初步理解的阶段,又称“先声期”。所谓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,因此父母应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,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。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开发1岁前幼儿口才培养潜能呢?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和规律,心理、教育学家们有以下培养幼儿口才的相关建议:
一、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好奇
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对话音的刺激十分敏感,当亲人对他说话时,他会以微笑、活动手脚等方式作出积极的回应。语言智能较高的幼儿对话音、节奏、语调反应比较灵敏,爱涂鸦,喜欢听、读、说故事。父母如果对这些语言智能品质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,可以很容易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。
二、积极热情地与幼儿“对话”
父母说话的速度要慢,要不断重复,说话的句子要简洁,父母可以用夸张的口型、语调逗宝宝,吸引宝宝的注意力,让宝宝多作出反应,宝宝也会感觉很愉快。

三、和宝宝做简单的“游戏”
少儿口才的几个训练技巧:父母可以拿出色彩绚丽的简单图片,例如老虎、马等动物图片,在宝宝眼前晃动,还可以给孩子表演“做说并行”游戏,就是做什么就说什么,培养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。比如,一边扇扇子一边说“扇……凉……”。
四、让孩子“欣赏”音乐
给幼儿放旋律婉转、优美的音乐,一边听音乐一边随着节拍摇宝宝的小手,音量要放小,每次10~30分钟即可。